究竟加密貨「幣」點分類?

2023 年 4 月 16 日 | 千論投資

昨天在我的加幣貨幣telegram 群組中,有舊生問到token 會上區塊錬嗎?這條問題問得不好,的而且確,網上關於這些討論,極其混亂,我亦認為有需要弄清這些「幣類」。

以下的分法,純粹是我對各種幣類內涵的理解而作出的分類方法,純有助大家了解「幣」象,所謂「正統」分法,我不懂。

首先,我想不跟當下的用詞,我不喜歡用coin這個term,太容易令人誤解。我想用我初學加密貨幣時認知的兩名詞:cryptocurrency  token,這分法會較清楚。

所謂cryptocurrency,是最原始的加密貨幣,初心是用來作交易媒介,發生在我所謂的最底層的Layer上,我叫Layer 0(其實,你最緊要明白當中的內涵,別被這些名詞嚇唬),是要「挖」要礦工「記錄」在區塊錬上的,亦是最去中心化最可靠,其交易亦不能任意刪改,比特幣和以太幣就是這種。

至於我所謂的Layer 1 ,是提升上述區塊錬底層交易效率的側錬安排,如Bitcoin 的閃電網絡(lightning network)和隔離見證(SegWit)這Layer並沒有任何「幣」出現。

而所謂Layer 2,就是在底層區塊錬所引申出來的副錬所運行的應用項目,最主要以智能合約運作,而各項目亦極需要自己的「幣」來協助運行(因大部份都是借貸合約),於是就出現不用挖的「代幣(Tokens)」,我常提起的STX就是這類,呢d tokens 只要寫幾條程式碼就可生成,極易!咁係咪扼人?要睇相關項目的應用廣泛性,我們不可以否認,有些項目是很用心做的,其代幣就有一定的潛力(當然,用心亦要迎合市場所需),這些代幣會上區塊鍊嗎?應該這樣說,這些代幣的往來是伴隨著智能合約的運行,而智能合約是在區塊錬上應用的,紀錄當然有,亦不可竄改;所以你要擔心的不是有無記錄,而是它們有無價值,只因好多呢d代幣只想純增加某特定借貸情境的流動性,與及轉移法律責任才發行,去中心化並不是它們相關組織的考量因素。

以上這些「幣」演變到今日,有些又要挖又可應用在智能合約,於是又出現另一些名詞,甚麼「原生幣」、「原生代幣」和那個英文字「coin」,個人認為,SOL BNB 屬於這一類。

一言以蔽之,一隻「幣」有無價值,觀其應用之廣泛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