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長醫師 : 中醫知識-中醫臟腑(五臟六腑/六臟六腑)學說 (一)

2024 年 4 月 13 日 | 校長醫師

(一)臟腑的定義

臟腑這兩個宇,在古書裏,原來稱做「藏、府」。藏是深藏在内部而外面看不到的意思;府是聚集在一起而集中不分散的意思。古人就用這兩個字來代表藏在人體內部而聚集在一起的內臟。後來由於它是應用在醫學上的名詞,是臟器的總稱,所以又加了肉傍,名爲臟腑,這就是臟胕二字的定義。

(二)什麽是「五臟六腑」、「五臟六腑」?

五臟六腑,是人體内臟的主要器官。五臟是: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腎。

六腑是:胆、胃、大腸、小腸、膀胱、三焦。

此外還有一個心包絡,它是心臟的保護者,和心有密切相依的關係,所以也附屬在五臟之内,而總稱爲「十二官」(所謂十二官的名稱見素問靈蘭秘典論,是借用當時國家行政官員的職務,來說明人體內臟機能的活動和人禮的統一性。 此外,在内經和難經裹面,也有把心包絡當為單獨一臟的記載,所以又有六臟六腑的說法。

(三)中醫的臟腑其實是甚麽?

我們從五臟六腑的名稱上來看,它們都是人體胸腔、腹腔、骨盆腔內的各種臟器;學過生理解剖的人,對它一定很熟悉。

但是,中醫所說的臟腑,一方面固然是指臟器實質而言;另一方面,卻不是指的臟器實質,而是指它的功能活動,以及病理變化的反映。

同時這些活動變化的反映,又不是單純指某一個臟器本身的生理、病理反映,而是代表着許多相互密切聯繫的生理、病理現象。如果領會了這一基本精神,就可以了解中醫臟腑學說的特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