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時候,總有理想,而我那個年少日子,是香港最充滿幹勁的時代,對於個人理想,大家都認定必有付諸實行的未來。
而我,那時就希望將來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書店,教客人甫進來,由書架上的書籍,就體會到店長的閱讀風格,和他想感染讀者的心思;最好,就連店長的體味,顧客也能確認,好使下次光臨時,憑嗅覺也不會迷路。
長大後,當然明白,書店不易為,蝕本居多,亦明白童年的理想,難於跟進。
但多多少少我們仍希望將這份理想,轉化為若無實有的人生小插曲。
前幾天,朋友到學校開書展,因人手不足,我幫上忙,做了一天的賣書人。
我想,這間學校該重視視藝科,有很多學生買繪圖書籍…..
「噢!這些書籍,若我年青時,也一定買。」同學拿著錢付費時,我這樣說。同學大多害羞,只會點頭,我收錢後帶笑遞上書籍,她們接過後便雀躍離開。
「是Harry Porter 第四集,這本好看!」
「我想從中學多點英語。」
「那記得讀時不要查字典,讀過兩個chapter 就會意會到情節,就有能力追看下去。」
同學聽到我的意見,半信半疑地離去。
有位外籍英語老師走來問我書價,「It’s a good price!」就隨即買下然後遞給同學,原來他買下來是送給學生。我想起我讀中六時,英文科老師想我們英文好,請我們全班去看電影。
最後一節課,帶班來的英語老師,我一眼就認出他曾上過我高考Econ 課,是我大學二年班時開班的其中一位學生,三十多年前的事了,他外貌已大不同,但不知為何,我就認得他,再看看更表中負責老師的名字,果然是他。
我不時張望他,他未曾留意過我,我相信他記不起這件前塵往事,那時我也只得廿歲,大他兩年而已。
沒關係,只要這一刻,你在我暫借來的年少夢中,就足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