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政府撤辣後,的而且確令物業市場活躍起來,入手自用是多了點的(但並不顯著),主要進場的是狠狠鋤價之炒家。
經濟法則就有它的鐵律,永遠離不開。
政府徹底地撤辣解放了物業的流動性,買賣容易了,當然有一定的價值。但這價值並不發生在自住用途上,而是在物業炒賣方面,加上樓市低迷,炒家老實不客氣,努力鋤價,若博得某業主心態軟,肯低於市價售出,炒家就有值博率。
始終單價貴,一個物業二三百萬,能以多一成價位售出,已可執二三十個,加上釐印費現下輕好多,若能密食當三番,不失為一個搵食求生計的方法。
樓市開始進入炒賣新常態,趨向短炒博一兩成回報,而再不是如上十年般長hold 博倍升。
這亦解釋到有炒家跟恆基以建期付款購入一籃子石硤尾新盤單位,睇兩年,明顯博短期升值咯!
這又解釋了近日銀主盤為何在熱賣中。
這種炒賣趨勢,不會是小陽春,而是打後日子也會這樣,會有很多炒家蟄伏在市場,伺機而噬,這也多少活化了幾近僵屍級的樓市,重新注入動力,算是一種正能量。
水清則無魚,沒有炒賣這「污力」,整個魚塘就沒趣。
當然,若說樓價會重回拾級攀升,實在言之尚早,現時只處於以低價交易活化市場。供應實在太多,炒家也知,若賣價不低殘,他們不會接貨,因為他們只期望以當下市價「摩」出。
要到某天,這種低於市價的摩法已摩無可摩,樓價才會緩緩上升。
我看要消化兩年。